如何建設好小學科學實驗室,以促進和推動小學科學教育的扎實深入?實驗室不是一個環境而是一個整體。即建構科學教育課堂的平臺。儀器和實驗技術是實驗室的CPU,環境設備是實驗室的基礎設施,類似計算機的機箱與硬盤、內存等,技術應用和管理變革是實驗室的操作系統,教學方式為人機互動模式,等等。實驗室建設不是簡單的采購桌椅后,再購買一點玩具化的儀器。
實驗室的質量監控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實驗室檢測或校準質量的持續改進需求。針對不同實驗室的技術特點,使用有效的技術方法進行系統性測量,通過采集的數據發現過程的變異,采用適宜的統計技術工具分析變異的產生原因和發展趨勢,采取適當的糾正或糾正措施,必要時采取預防措施持續改進,確保檢測或校準過程的有效性。注意運用統計技術所作判斷的風險應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實驗室屬于特殊性場合,有部分實驗室設備、儀器需要配備不間斷電源以及應急備用電源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設備不會因為突然停電或電壓波動而損壞,不會因為電壓的波動而導致實驗結果不準確,不會因為突然停電導致危險源擴散危及工作人員安全和周邊環境安全等。實驗室必須配置不間斷電源的區域為精密儀器室。有機儀器室做一個小樣的時間一般不會小于15分鐘,所以易采用工頻在線型UPS系統,且不應存在諧波分量。容量應該按計算負荷的1.2倍應急時間不應小于30分鐘。